团结社区:探索社区就业“新路径” 铺就群众“家门口”共富路
浏览:0 来源:六库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张秋燕
- 索引号
- 015281845-2025-261271
- 发文机构
- 泸水市六库街道办事处
- 公开目录
- 工作动态
- 主题分类
- 劳动就业
- 文 号
- 发文日期
- 2025-04-08 16:15:21
团结社区:探索社区就业“新路径” 铺就群众“家门口”共富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团结社区把居民就业作为新就业增长点,为群众提供多样化就业服务,以“社区微业”的小切口,托起更多家庭对生活的美好期盼。
列出技能提升“课程表”
走进团结社区举办的咖啡培训课堂,讲师正在为学员讲解咖啡相关知识,并从咖啡种植、咖啡冲泡等方面,全方位为学员们介绍咖啡发展趋势。
“今年以来,社区紧跟就业市场需求动态变化,开展了保洁员、无人机等新业态培训,提升居民的就业技能。”社区党总支书记张清介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团结社区开展咖啡文化“微培训”课程,组织开展月嫂技能培训公益课堂……就业技能培训一场接着一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社区微业就业服务队、“公益培训进社区”等活动,把专业技能培训办到群众“家门口”。今年以来先后开展无人机、母婴护理、收纳保洁等多种职业技能培训班,帮助更多居民用实“技”谋出路。
打造社区就业“微工坊”
团结社区充分利用闲置空间资源,采取与企业、服务机构联合等方式,创建社区“微工坊”。在独立毯车间,悬挂着琳琅满目的独立毯份工艺品,制作独立毯的原材料整齐摆放在工作台上。几名妇女正在低头忙碌着,有的负责裁剪,有的负责织布,有的负责整理。社区依托“独立毯非遗传承基地”,在社区设立了“独立毯代加工点”,目前,已有5名居民通过制作独龙毯增收3000余元。
在“社区微业”活动中,团结社区主动在社区设立了“妈妈岗”项目管理点,引进收纳筐编织、手工饰品制作等零活,工作时间相对宽松、灵活,让有就业意愿的“全职妈妈”等妇女群众就业、顾家两不误。截至目前,“妈妈岗”已成功帮助10余名女性居民就业。宝妈胡二花开心地说“听说社区有这样的活动,我就来报名参加了,和邻居们聊着天就赚了钱,还不耽误接送孩子,两全其美!”
织密居民就业“增收路”
走进团结社区,手工艺人正在向居民们传授钩织技巧,教授如何用毛线钩织出美丽的图案和物件。居民跟着老师的步骤进行钩织,一团团五彩线变成各具特色的小手工。团结社区手工坊,是社区探索搭建的“家门口”的“经济共同体”,为大龄失业、残疾、老人等群体开辟了全新的创业就业路径。在这里,居民们的工作以手工编织品为主,工作时间和地点自由安排,也可以把原材料搬到家里去,变成N个“家庭微车间”,成品统一回收,按工作量发放报酬。
社区积极链接“红色合伙人”,通过承接企业订单加工、线上线下销售等方式打通产品销售渠道,实现“教、产、销”一体循环。自今年1月成立以来,已招募并培训学员30余名,通过“公益教学+居家作业+创业帮扶”的运营模式,带动20余名居民增收,帮助居民群众实现了从“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变。
团结推广“妈妈岗”就业模式、社区共富工坊、钩织小屋、免费开展培训活动,居民学会即可打样接单……都是街道为群众致富、铺就家门口共富路做出的“花样”。
街道立足片区资源禀赋与社区实际,挖掘地方特色,积极链接资源、强化社企联动,发展特色产业,组织引导群众参与共建产业项目,共享发展成果。下一步,团结将持续聚焦群众就业增收工作,建设更多共富工坊,促进多主体参与、多渠道增收,解锁居民就业增收的“金钥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