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浏览:0  来源:

索引号
015281722-2019-136337
发文机构
泸水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政府工作报告
主题分类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9-12-20 23:58:28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3月8日在泸水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县长  普记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们提出意见。

一、同心协力、克难攻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突破

过去的一年,面对宏观经济持续下行和经济社会加速转型的严峻考验,县人民政府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依靠全县各族人民,紧紧围绕泸水“争先进位,率先发展”主题,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审时度势,超前谋划,精准施策,统筹抓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各项工作,经济社会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全面完成了县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年来,我们迎难而上、应对有力,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生产总值完成35.22亿元,同比增长1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7亿元,同比增长2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34亿元,同比增长13.25%;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完成3707万美元,同比增长26.1%。工业总产值完成29.14亿元,同比增长11.79%;农业总产值完成9.43亿元,同比增长18%;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379亿元,同比增长18.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383元,同比增长9.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409元,同比增长11.8%。

农村经济增效加速。农业总产值完成9.43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3万亩,粮食实现连年增产,总产量达6.71万吨。峡谷特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新增甘蔗、香料烟等经济作物4000亩,新增核桃、漆树等特色经济林果6.21万亩,新增草果、重楼、云黄连、云木香等中药材8.48万亩。“菜篮子”工程成效显著,六库周边蔬菜种植面积达3.01万亩。山地牧业加快发展,高黎贡山猪、生态土鸡、黑山羊等特色畜禽养殖和千头牛、万头猪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全县大小牲畜存栏49.9万头(只),肉类总产量达1.74万吨,实现畜牧业收入2.21亿元。粮食直补等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6万人,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9444万元。

工业经济提质增速。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规划修编工作有序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中小水电开发、农网改造工程稳步实施,生物加工产业逐渐成长,民营经济不断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17.27亿元,工业增加值实现9.21亿元,占全州的42%。工业硅产量达8.5万吨。民营企业达6847户,实现增加值12.1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9.0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6.95亿元。城乡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7个乡(镇)农贸市场改建完成并投入使用;新发展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家店、各类协会等179个,实现经营总额1.89亿元。餐饮、旅游、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金融、保险、信贷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年来,我们倍受考验、逆势前行,打牢了加快发展坚实基础

项目带动进一步彰显。紧紧围绕全州“六个一百”项目建设的目标,狠抓项目落地,强化项目的投资与监管,增强项目拉动后劲,全县实施的6个重点建设项目纳入省级“三个一百”计划。全年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项目86个,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7亿元。按期完成4个州庆重点项目并投入使用。

决战交通成效明显。怒江通达桥建成通车,六丙二级公路一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片岗、俄嘎边防公路、跃片红色旅游公路、上江半山经济环线公路、泸腾二级公路(泸水段)、小沙坝至大南茂航运基础设施综合建设等交通项目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完成了行政村路面硬化改造9条98.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2条,完成桥梁建设6座,全县公路里程达1475公里。

工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怒江昆钢日产2500吨水泥、宏盛锦盟硅业三期、金志工业硅冶炼等重大工业项目稳步推进。江钨浩源选矿场建设项目竣工试产,白河尾矿库基本完工并申请试运行,道蓉石材花岗岩开采加工项目稳步推进。中小水电开发加快发展,全县电站装机总容量29. 71万千瓦,年发电量达9.3亿千瓦时。片马110千伏输变电等骨干电网建设加快推进,完成农网改造升级项目19个。

农田水利不断夯实。瓦姑、板瓦水库等重点水源建设工程进展顺利,怒江干流防洪安保体系建设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稳步实施。兴边富民、兴地睦边、山区五小水利、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稳步推进,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5816亩,新增耕地面积816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101件,解决2.1万人、3.7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

一年来,我们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加快了城乡建设发展步伐

城乡规划管理不断规范。《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工作完成,《六库旅游城镇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州级评审,六库至上江城乡一体化山地综合开发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启动。乡镇规划顺利推进,大兴地镇、称杆乡总体规划顺利通过审查,鲁掌镇总体规划扎实开展。六库城区6个专业市场规范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城市建设强势推进。六库新城区开发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六库二水厂投入使用,老城区雨污分离改造工程完成7.7千米,六库污水处理厂正式运行;政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中央大街、金榕佳苑二期等房地产项目加快推进,“怒江西岸”城市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工。新城区8号路(一期)、赖茂河桥、滨江生态走廊、新城区2号路景观绿化、龙竹坝老公路改造、六库穿城路绿化带防护栏改造等市政建设项目全面完成。六库城市规划建成面积7.76平方公里。有序转移农业人口,全县城镇化率达44.3%。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4个省级重点村建设项目,村间道路硬化、文体活动场所建设和农村环境整治、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取得实效。顺利完成老窝、片马2个生态乡(镇)和崇仁、荣华、片四河等8个生态村的编制工作。乡(镇)“一水两污”项目积极推进,完成了7个“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力度加大。加快推进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全面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和“森林泸水”建设,实施“两江”流域治理工程,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3%,完成“绿色长廊建设”77.6公里。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2万亩。老窝镇四季坪泥石流治理、怒江干流六库段防洪堤三期工程全面竣工,泸水县一中滑坡群和芭蕉河、赖茂河泥石流治理(二期)主体工程完成,老窝河流域二期防洪治理工程加快推进,石缸河矿山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单位GDP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任务指标内。

一年来,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各项改革取得突破。全年共精简225项县级行政审批事项。“营改增”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三权”抵押贷款等改革全面实施。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教育、文化、旅游发展等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公务用车、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食药工商质监管理体制全面理顺。

财税金融创新发展。全面推进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公开,严肃整治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严格依法治税,清理财税优惠政策。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4.09亿元,同比增长24.96%;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5.86亿元、增长19.54%,争取上级财政转移支付13.16亿元、增长21.12%。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就业等民生支出和重点支出达6.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支出的40.96%。安排支农资金2.3亿元,支农项目申报批复资金1105万元,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14亿元。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48亿元,增长14.34%;贷款余额46.05亿元,增长4.81%。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片马口岸发展规划修编工作全面启动,国家级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口岸联检楼、查验货场一期工程全面完成,查验货场二期、片马镇边民互市点申报工作有序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及功能不断完善。边贸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完成3707万美元,同比增长26.1%。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对外推介项目17个,完成签约项目7个,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

一年来,我们强化保障、民生优先,实现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脱贫攻坚力度不断加大。《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规划》和2013、2014年度脱贫攻坚项目顺利推进。扎实推进5大工程31个项目,实施完成11个行政村、3个深度贫困自然村、15个重点村整村推进和洛本卓乡整乡推进一期建设项目,完成易地开发转移安置84户350人。扶贫到户贴息资金放贷3100万元,建设完成扶贫安居工程240户。为15369户50029名扶贫对象建立了扶贫档案。全县脱贫人口达7000人。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加强。全县新增就业1573人、再就业133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新农保、城居保参保人数62592人,参保率分别达97.43%、47.2%,代缴农村参合资金631.37万元;累计发放各类社会救助资金9500万元,惠及困难群众70610人;发放边民补助资金2400万元、高龄补贴140多万元。六库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城乡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和怒江儿童福利院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建设保障性住房150套、7500平方米。兑现了每人月均500元的乡镇工作人员工资补贴。登埂澡塘改造建设等10件为民实事顺利完成。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全县“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全面推进“校安”和“薄改”计划工程建设。认真实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六库城区完小建设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不断提高。全县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率均达100%。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建设项目2个,实施17个村卫生室和1个乡镇卫生院建设项目。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步推进“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扶政策。全省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完成片马抗英纪念遗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完成61个“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和边疆文化长廊文化馆项目申报。舞蹈《山里的孩子上学去》获得云南省“梦幻云南”少儿舞蹈比赛一等奖。成功承办了60年州庆暨2014年傈僳阔时节和2014中缅国际马拉松赛。完成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1万户,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覆盖率达86.5%、90.2%、100%。

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实行“打非治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常态化,完善安全生产齐抓共管责任体系。深入开展“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实行疑难信访问题领导包案制度,依法调处各类矛盾纠纷,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加强社会严管严控、边境管理和反恐维稳工作,禁毒防艾人民战争深入开展,社会保持和谐稳定。防灾减灾应急体系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和突发性事件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妥善处置“2.12”暴力强拆事件和 “10·13”工业园区冶炼炉爆炸事故。军政军民关系更加紧密,荣获“云南省第九届双拥模范县”称号。

国防动员、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史志、档案、气象、地震、统计、粮食、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我们改进作风、依法行政,推进了行政效能全面提升

依法行政进一步加强。认真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75件,办复率100%。推进科学民主决策,加强政务公开。依法治县和法治政府建设深入推进。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坚持简政放权提升效能,合并同类审批事项35项,取消39项县级审批事项。县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搬迁入驻,健全完善了9个乡(镇)为民服务中心和75个村级为民服务站,全面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管理服务事项集中办理,群众办事进一步便捷高效。

行风明显好转。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狠抓教育实践活动问题的整改落实,全县性会议减少32%、县政府发文减少25%。坚持厉行节约,全县“三公”经费压缩22.74%。六库城区交通拥堵等一大批涉及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切实得到有效解决。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深化“治庸问责”,坚决查处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全县共立案查处违纪违法案件44件52人。清理非领导职务干部和财政供养人员在职不在岗22人,清理腾退超面积办公用房2192.9平方米。深入开展预算执行审计、重大工程项目同步跟踪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政风行风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经济社会发展既有量的扩大,更有质的提升,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省、州驻泸水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泸水建设和发展的各级领导、各届朋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和经验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经济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一是受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环保约束、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支柱产业面临较大压力,经济持续增长的困难加大;二是投融资能力较弱,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依然较少;三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带动强、辐射广的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四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较大,吃饭财政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社会事业投入与人民群众期望还有不少差距等等。城市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城乡二元结构依然明显,一些群众的生活还很艰难。这些问题,有的是历史欠账积累的综合反映,有的是当前形势变化的具体表现,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不回避,勇于担当不退缩,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切实有效加以解决。

二、抢抓机遇、强化措施,奋力打造经济社会发展升级版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县的开局之年,也是决战“十二五”的收官之年。立足新常态,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泸水正处于爬坡过坎的攻坚阶段,前行的动力与发展的矛盾相互交织,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但泸水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新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更加重视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出台了鼓励新兴产业发展等政策,加大对基础设施、重大产业、民生工程、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入,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二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建设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等战略的深入实施,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将逐渐凸显,一批重大项目有望纳入国家和省的近期建设规划。三是国家即将出台支持少数民族自治州全面建成小康试验区的政策,将与当前实施的《怒江州脱贫攻坚总体方案》形成“双轮驱动”,将会为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注入新动力。四是我省稳增长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深化,为全县争取国家和省更大的支持,破解项目建设难题,加快投资增长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5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州委七届五次全会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各项工作部署,全面深化改革,以“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为动力,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抓改革、攻扶贫、打基础、调结构、育产业、惠民生,确保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

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7%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农业生产总值增长7.5%以上;工业生产总值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21%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4%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GDP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指标以内。

围绕上述总要求和目标任务,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围绕生态农业,调优结构、加快转型,开辟加发展新路子

继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重点实施好中低产田地改造,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力争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0万亩以上,人均有粮400公斤以上。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加大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设施建设,认真实施山区五小水利项目,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4700亩,实施好98件饮水安全项目,解决1.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硬化建制村道路97.2公里。

加快发展特色生态农业。继续抓好峡谷特色生态农业,力争农业生产总值完成10.14亿元以上,同比增长7.5%以上的目标。以打造绿色富民产业为目标,念好“山字经”、唱好“林草戏”,扎实推进“八林经济”建设。大力发展以红豆杉、榧木、西南桦等为依托的林木经济,以核桃、漆树、油茶等为依托的林果经济,以草果、云黄连、云木香等为依托的林药经济,以怒江特色观赏性苗木花卉为依托的林苗经济,以牛、羊、猪、禽为依托的林畜经济,以灵芝、香菇人工培育和野生菌类资源采集为依托的林菌经济,以辣木、树头菜、魔芋等为依托的林菜经济,以生态旅游项目开发为依托的林游经济。计划年内林木发展1万亩,林果发展4.5万亩,林药发展2.6万亩,林苗发展1300万株,林畜发展10.5万头(只),林菌发展0.15万亩,林菜发展1万亩,林游收入达900万元以上。使“八林经济”基地化、规模化、项目化、产业化、品牌化,实现泸水“八林经济”率先发展。进一步加大核桃、草果提质增效力度,强化管理和实用技术培训,力争年内完成核桃提质增效3万亩、草果1万亩。继续实施“菜篮子”工程,切实提高蔬菜自给率,建设蔬菜基地3个、250亩。加快发展山地牧业,重点做好高黎贡山猪、肉牛、黑山羊、生态土鸡等养殖产业发展项目,力争肉类总产量达1.77万吨以上,实现畜牧经济收入 2.3 亿元以上。

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两社一会”,加快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不断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力度,引导农民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向收入高的行业和岗位流动,继续实施“贷免扶补”政策,鼓励有创业愿望的人群实现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认真抓好减负惠农工作,认真落实种粮、良种、农机、农资等补贴政策,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力争实现全县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026元以上,同比增长14%以上的目标。

(二)围绕工业园区,扩张总量、做大规模,实现加发展新跨越

努力提升园区发展平台建设。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规划和功能布局,加强协调服务,全力破解工业用电、用地和融资难问题;积极研究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充分做好应对复杂情况、突变情况的准备;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聚集效应,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参股入股、民间资金入注等形式为园区建设注入资金活力;充分利用职业教育,建立联系平台,促进职业教育学校与园区企业联合,形成良性互动的用工供求机制。

加快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突出抓好宏盛锦盟硅业三期、金志二期扩建项目、怒江昆钢水泥厂、江钨浩源锡钨矿等重点工业项目。积极推进上江年产10万吨石英砂厂建设项目、道蓉石材花岗岩开采加工等项目。加快220千伏崇仁输变电站三期工程建设,做好县内电力调配、骨干电网及城农网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中小水电开发,重点抓好听命河电站、老窝河三棵树电站、计堵河一级电站、隔界河一级电站等项目建设。力争完成工业总产值3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的目标。

不断推动生物产业发展。加快木腊、老窝火腿、灵芝、食用菌、瓦姑茶、草果、核桃、桐油、木香、罗芙木、辣木等特色农产品综合加工,不断提升附加值。进一步规范、理顺、引导和鼓励石材加工、建筑建材等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古登云木香加工厂以及草果加工、灵芝系列产品开发申报、林下种植产品研发等项目建设。着手研究上江生物加工园区规划编制工作。

(三)围绕项目拉动,抢抓机遇、超前谋划,注入加发展新动力

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努力破解融资难问题,坚持多元投资、市场运作、政策配套的基本思路,准确把握国家政策导向,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改善投融资环境,增强市场投资信心,充分挖掘民间投资潜力。加快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完善部门联合审批机制,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责任落实制度化的原则,加大项目谋划、争取、整合和实施力度,重点争取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领域的项目投资,加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投入,狠抓项目落地,努力形成一批项目在建、一批项目立项、一批项目储备的良性格局。年内力争开展前期工作项目57个,续建项目36个,新开工项目62个,实现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2.85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的目标。

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严格实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责任制,加强项目的服务协调和跟踪推进。重点加快推进六丙二级公路、怒江通达桥连接线、俄嘎边防公路改建、上江半山经济环线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抓好跃片红色旅游公路、片岗公路、泸腾公路等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做好六兰二级公路、片密公路、保泸高速公路、泸水通用机场各项前期协调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六库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启动实施六库供水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瓦姑水库、板瓦水库等水源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六库电站、亚碧罗电站等怒江干流开发的前期协调服务工作。

科学谋划“十三五”规划。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认真把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全面总结“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成效和经验,找准主要矛盾,抓住重大问题,积极谋划“十三五”时期发展思路、目标任务,重点研究谋划好新常态下对转型跨越发展带动性强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和重大措施,把握国家和省级政策导向,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依托资源优势,立足产业基础,重点围绕生态环保、产业转型、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领域,明确新一轮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争取一批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点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州“十三五”规划盘子。

(四)围绕第三产业,壮大文旅、扩大消费,打开加发展新局面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围绕打造“傈僳族文化之乡”品牌目标,突出抓好旅游景区建设,大力推进特色旅游城镇建设,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实施片马红色旅游项目,积极推进大南茂、滴水河、百花岭旅游特色村寨和乡村旅游示范村建设。加大对“农家店”的扶持、引导力度。积极打造民族特色餐饮名店、旅游线路,加强旅游宣传营销,力争年内接待游客11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3亿元以上。

加快县乡流通体系建设。加强物流配送中心、乡镇农贸市场等服务网点建设,全力推进怒江远景商贸物流中心、上江冷链物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广场购物、信息服务等各具特色商业街区,构建多点支撑消费格局。积极推进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统筹规划专业市场及农贸市场,增强农村市场流通能力。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的目标。

加快发展壮大非公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州鼓励、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挖掘民间资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继续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服务力度,采用财政资金投资扶持、贷款贴息等方式,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发展做大做强,为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的竞争环境,确保非公经济整体实力继续壮大。力争实现增加值14.04亿元。

(五)围绕脱贫攻坚,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迈开加发展新步伐

全力推进扶贫开发。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高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的精准度,注重扶贫实效,扶到点上、根上,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完善扶贫工作考核机制和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建立扶贫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群众基本素质提升、生态保护等突出问题。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工作方针,努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脱贫攻坚格局。做好全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规划与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坚持做到脱贫攻坚和产业开发、新农村建设、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相结合,实施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兴边富民、以工代赈、一事一议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等工程。

抓好扶贫项目实施。紧紧抓住怒江脱贫攻坚大会战机遇,锁定全县5万贫困人口,特别是1.23万深度贫困人口,以105个深度贫困村为主战场,实施好8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和10个专项产业开发。完成700户安居房建设和257人易地扶贫搬迁。完成劳动力技能培训3180人。进一步加快洛本卓乡整乡推进步伐和称杆乡整乡推进项目实施。力争解决深度贫困人口3000人的温饱问题,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以上。

(六)围绕改革开放,冲破藩篱、增强动力,激活加发展新引擎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认真做好政府机构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务用车改革、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等工作。继续深化推进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着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深化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中期财政规划管理,推进营改增、消费税、资源税、个人所得税等税制改革。全面推进预决算信息和“三公经费”公开。创新地方金融发展机制,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稳步推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国家战略,主动配合好“六库—林芝—拉萨经济带”建设协调服务工作,加快国家级泸水(片马)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进片马口岸查验货场二期、联检楼配套工程建设。积极做好口岸的转型升级和通关便利化。加强对缅工作,积极开展与缅甸的农业、教育、文化、卫生、旅游和商贸等领域的合作,努力争取片密公路、片马镇边民互市点建设,认真做好“一关两检”协调服务工作,促进边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力争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实现4485万美元以上。

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努力营造稳定、透明、公平的投资环境,全面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高招商引资签约率、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开工投产率,实现“招进一批、落户一群、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立足资源优势,加大项目推介力度,坚持招商与选商并重,积极引进一批有实力、有效益、有竞争力的企业和项目,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13.2亿元以上。

(七)围绕开源节流,强化征管、严控支出,构筑加发展新支撑

加强财源建设。加大对重点企业、优势产业的扶持培育,不断壮大骨干财源,培植新兴财源,进一步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夯实财政增收基础。千方百计争取省、州资金和政策支持,吸引社会投资促发展、增财源,促进财税增收。

强化财税征管。坚持依法治税,挖掘潜力税源,注重收入预测分析,完善奖惩激励机制,凝聚财税工作合力。深化信息管税,建立健全国税、地税、工商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加大纳税风险评估和税务稽查力度。大力开展税费清缴活动,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征尽征、应收尽收。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加大土地收储出让、土地占补平衡入库等工作力度。力争全县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2.55亿元以上。

严格控制支出。科学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严格预算执行,加大对“三农”、社会民生和重点项目领域的财政投入。严控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进一步压缩“三公”经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集中财力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推行财政综合管理信息化工作,强化财政资金监管,加大专项资金整合力度,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和预算公开工作,保证资金效益最大化。

提升金融支撑。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加快推进银政、银企合作,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为全县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发展、“三农”工作、民生保障提供有力的金融信贷支持,确保金融存贷快速增长。

(八)围绕城乡统筹,突出特色、提升品位,构建加发展新平台

科学规划做亮城镇。按照统筹城乡、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四规合一”试点规划编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编制乡镇规划、集镇规划和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规划,实现产业、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规划有效衔接,建立城乡一体互动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强化规划执行,切实维护规划的延续性和权威性。

加强城乡统筹建设。围绕将六库建成云南著名的具有亚热带风光和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的山水园林滨江生态旅游城市为目标,进一步加快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切实抓好新城区路网、给排水、广场、公园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8号路、龙竹坝公园、下赖茂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新城区小学和县幼儿园建设。加快赖茂河以北片区、大南茂片区、丙腮坝片区开发。加快山水新城二期、怒江外滩、滨江郦景、傈都半岛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各乡镇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六库至上江城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乡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电、路、通讯等为主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泸水江东片区和江西片区半山经济环线公路建设。大力实施省级重点建设村、美丽乡村、整村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项目。不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积极引导农村人口有序向城镇转移。继续推进泸水“撤县设市”申报工作。

加强城市综合管理。进一步加强综合监管,强化日常维护,加大执法力度,探索城市管理新机制,继续深入开展专业市场整治规范工作。大力实施亮化、净化、美化、绿化工程,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脏乱、交通拥堵、占道经营等问题,努力营造干净整洁、畅通有序、文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升六库城市整体形象。

(九)围绕生态文明,注重保护、强化治理,提升加发展新环境

加强生态建设。高度重视自然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好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工程。深入实施怒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扎实做好怒江沿岸、城镇面山、公路沿线和25度以上坡地为重点的生态修复和退耕还林工作,力争完成6000亩新一轮退耕还林年度任务。

抓好保护治理。认真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切实高效利用土地、矿产等资源,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滥砍、滥伐、滥垦、乱建等违法行为。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治和重点水源地保护工作。继续巩固矿山综合整治成果,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快推进老窝河四级电站至老窝镇政府段防洪治理工程建设。加快贵家坟避险点建设,扎实做好搬迁工作。加快推进乡镇“一水两污”建设,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切实提升人居环境。

强化节能减排。积极推广节能、节水、节材、环保先进实用技术,严格实行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准入机制,加大技改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余热发电、废物回收利用。加快六库城区污水管网改造,确保污水有效收集和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营。启动工业园区“两污”建设项目,力争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

(十)围绕民生改善,促进和谐、增加福祉,强化加发展新保障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鼓励自主创业,继续加大“贷免扶补”和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力度,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救灾、救助能力,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大病救助等工作机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力争参保率达到98%以上。积极推进泸水县综合福利院的项目申报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争建设城镇公租房4000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700户。高度重视城市周边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和产业发展,加大相关配套政策落实和扶持力度。今年,继续实施关乎民生民计的10件惠民实事。

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协调发展,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切实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推进乡镇幼儿园建设,切实做好全县寄宿制学校后勤保障基地建设。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公共卫生工作,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大医疗惠民便民力度。加快推进县妇幼保健院综合楼建设。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深入开展爱国卫生活动。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实施妇幼健康计划,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全面巩固“国优”成果,力争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繁荣丰富民族特色文化内涵。积极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深入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深入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宣传,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及保护工作。全面推进文化公共服务“十二五”专项规划实施,完善文化配套设施建设,扎实抓好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重点推进边疆文化长廊文化馆项目,继续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成果,加快“户户通”工程实施。

深化社会综合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监管责任,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入开展“打非治违”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加强社会风险防范,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增强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及时排查化解欠薪和劳资、土地征收、企业改制等引发的矛盾纠纷,扎实做好信访工作和群众工作。强化市场监管,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认真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努力争创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县。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强化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和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做好消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巩固双拥共建成果。

三、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

各位代表,打铁还需自身硬。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关键在于深化改革,转变职能,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保政府一切活动在法治框架内开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坚持求真务实。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持续整治“四风”,完善密切联系群众制度,健全为民服务长效机制。加强政府系统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掀起向高德荣同志学习热潮,做到心中有党不忘恩、心中有民不忘本、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戒不妄为。切实增强问题意识、机遇意识、进取意识、责任意识,始终保持干事创业的热情、动真碰硬的豪情、奋发有为的激情,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的新业绩,造福于民、取信于民。紧紧围绕泸水发展大局和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推动工作落实。

提升执政能力。全面实施“三单一网”管理,拿出“权力清单”,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给出“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理出“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进一步完善政务便民服务网,探索审批信息化、智能化新模式,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水平。推动政府服务外包,着力构建“权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的政府职责体系。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落实民主协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畅通政民互动渠道,加强政府工作群众满意度测评和中层负责人效能评价,打造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严格依法行政。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重大事项报告、通报制度,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执法程序,规范自由裁量权运行,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和常态化监督制度,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坚决纠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打造“透明政府”,加大政府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的力度,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强化清正廉洁。深入推进政府系统惩防体系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把廉政建设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各个环节。切实加强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采购、公共资源交易、公共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加大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管物,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监管,严厉打击转包、分包等违法行为。推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严控“三公”经费,把更多的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各级机关自觉过“紧日子”,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

各位代表!人民赋予重托,奋斗创造未来。让我们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团结奋进、负重拼搏、苦干实干、狠抓落实,为实现泸水经济社会“争先进位、率先发展”而努力奋斗!

注释:

1.十件实事

(1)2014年县人民政府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落实情况:①完成登埂温泉澡堂的恢复重建、维修加固、通行便利、安全防护等设施建设。②实施了全县(除六库外)8个乡(镇)驻地的垃圾和污水简易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提升了人居环境。③完成了六库穿城路绿化带、防护栏改造工程。④完成了六库江西线务站至龙竹坝老公路恢复改造工程。⑤转移培训农村劳动力1.6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个,新增就业1573人,再就业133人。⑥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01件,解决了农村2.1万人、3.78万头牲畜饮水困难。⑦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000户,新增建设保障性住房150套、7500㎡。⑧完成了行政村路面硬化改造9条98.5公里,完成农村公路通达工程12条。⑨新城区小学项目建设加快推进。⑩下赖茂农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

(2)2015年县人民政府承诺的10件为民实事:①实施俄夺罗、色仲、保邓、前进、王玛基、木楠、干本7个行政村97.2公里路面硬化改造,切实解决群众出行难问题。②完成98件安全饮水项目,解决1.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③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生产生活,完成劳动力转移培训、输出1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0个,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1400人。④实施8个行政村整村推进、4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工程,力争减少贫困人口8000人以上。⑤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安居工程3700户,切实解决群众住房困难问题。⑥实施5个村卫生室的新建和维修改造,确保村级医疗服务全覆盖,实现群众就近就医。⑦完成薄弱学校改造11所7744平方米,切实改善办学条件。⑧实施完成45个村民小组活动室建设,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⑨实施8 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项目工程,完成460人左右的搬迁避让,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⑩启动实施老窝、上江、六库、鲁掌等寄宿学校后勤保障基地建设。

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即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主要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运转、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以及社会保障预算。为了避免与预算体系中其他预算收入混淆,按照财政部规定,从2012年起各级政府“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改称为“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指标调整后的指标,其中分母调整为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城镇居住时间超过半年的农民工),计算收入的分母有所增加,分子扣除赠送亲友支出和财产性支出,增加外来农民工的工资收入,减去外出农民工的寄带回支出,增加了自有住房折算净租金。

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于“农民纯收入”指标调整后的指标,其中分母调整为农村常住人口,分子扣除赠送农村以外亲友支出、缴纳社保费用支出、财产性支出,增加了外出农民工的寄带回收入。

5.“三个一百”:即云南省实施的100个在建项目、100个新开工项目及100个重点前期工作项目。

6.“六个一百”:即怒江州实施的竣工100个项目、续建100个项目、新开工100个项目、策划100个项目、储备100个项目、招商100个项目。

7.兴边富民:2000年2月24日,由国家民委倡议发起的以“富民、兴边、强国、睦邻”为宗旨的“兴边富民”行动正式启动。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就是要加大对边境地区的投入,加大帮扶力度,使沿边一线的各族群众靠边脱贫、靠边致富,在发展中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感情和加强各民族大团结,最终达到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的目的。

8.“兴地睦边”:即国土资源系统在云南开展的一项为期五年的重大惠民工程,涵盖420个项目区,惠及8个州市25个边境县市,估算总投资86.2亿元,建设总规模323万亩。

9.“五小水利”:即小水窖、小水池、小泵站、小塘坝、小水渠的总称。

10.美丽乡村:是指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

11.“七彩云南保护行动计划”:即以“七彩云南,我的家园”为主题,实施“七大行动”,着力解决影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环境问题,使全社会的环境意识明显增强,公众的环境权益切实得到维护,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的环境监管能力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树立“云南是生态环境状况最好的地方,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地方,是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处理得最好的地方”的崭新形象。经过15 ~ 20年的艰苦努力,实现生态省建设的目标。

12.两江流域治理:为加快怒江、澜沧江流域生态修复,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怒江州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怒江州“两江”流域生态修复和绿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提出,要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加大“两江”流域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着力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积极构筑西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提高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能力,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和绿色经济大发展,努力把怒江建成生态文明建设和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

  13.营改增:营改增是以前缴纳营业税的应税项目改成缴纳增值税,增值税就是对于产品或者服务的增值部分纳税,减少了重复纳税的环节。

14.“三权”抵押贷款:指农户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

15.两基: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简称。

16.薄改计划: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财政部、教育部决定于2010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17.两免一补:指义务教育阶段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18.单独两孩:是指夫妻双方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可生育第二个孩子。

19.一带一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被并称为“一带一路”。

20.三严三实: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21.片密公路:中缅片马密支那友谊公路起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片马口岸,止于缅甸克钦邦密支那,公路预计全长220公里。

22.“两社一会”:即综合服务社、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流通协会。

23.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国家通过安排财政资金,以补助或贴息的方式,引导城市连锁店和超市等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发展“农家店”,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24.三公经费:指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

25.四规合一:即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发展规划(主要是林业规划)中涉及的相同内容统一起来,并落实到一个共同的空间规划平台上,各规划的其他内容按相关专业要求各自补充完成,即为“四规合一”。

26.一水两污: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水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泸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服务电话:0886-12345 滇ICP备202100028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33210054

滇公网安备:53332102000130号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