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0  来源:泸水市发展和改革局

索引号
015281722-2018-135659
发文机构
泸水市人民政府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文      号
发文日期
2018-01-23 18:50:00

泸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书面)

—2018117日在泸水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现将泸水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泸水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会议审查,并请市人大代表和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7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复杂变化的国内外形势,全市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加强领导,压实责任,强化监督,全面落实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短板为主线,以决胜扶贫、全面建成小康为目标,以脱贫攻坚、城镇建设、五大基础网络建设、产业开发为重点,全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总体经济运行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45亿元,同比增长7%;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57.5亿元,增长11.8%;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58亿元,同比增长1.2%;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7.5亿元,同比下降2.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55亿元,同比增长12%;农业总产值完成12.18亿元,同比增长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6.97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23389元,同比增长11.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完成6055元,同比增长12.4%;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950万美元,同比下降46.7%,差全年目标任务790万美元,未能完成任务47个百分点。物价总涨幅控制在1.8%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12%;减贫人数0.8627万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 %,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内。总体上,除工业总产值、外贸进出口总额难以完成任务目标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能实现市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精准施策、合力攻坚,加大了脱贫攻坚推进力度

规划方案不断完善。按照到2020年全面脱贫的既定时间节点,围绕摘帽、出列、脱贫三个最主要的目标,针对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乡(镇)脱贫退出的“6104”指标,科学编制专项规划和方案,重点完成了《泸水市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2017年度建设项目实施方案》《中国大唐集团对口帮扶怒江泸水直过民族精准脱贫过桥贷款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泸水市2017年脱贫攻坚方案》《泸水市2017年贫困退出实施方案》《2017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方案》等相关规划方案;完善了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人才扶贫、金融扶贫等系列行动计划;明确了“211211”、“三树一草一花”、“五大工程”、“‘六个一’扶贫产业工程”等脱贫攻坚增收措施,助推脱贫攻坚。

挂包帮扶措施有力。选优派强队伍,组建贫困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队71支1029人,全市第一批561名脱贫攻坚和基层党建实战队员深入基层一线助力脱贫攻坚,精准锁定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375户48869人,扶贫力量不断充实。开展了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找问题、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挂包帮、转走访定点扶贫行动,机制措施不断健全。珠海香洲、万山区与泸水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帮扶协作资金1.09亿元。社会帮扶更加有力,争取到大唐国际集团等6家央企、省级单位帮扶50个项目1.43亿元。

精准脱贫成效明显。通过实施各项扶贫措施,2017全市共推广种植蔬菜71060亩,建设上江镇蔬菜核心示范4500亩,称杆乡优质高档蔬菜、饲草、杂粮杂豆、油料作物核心示范800亩,培育96.6了万羽土鸡养殖,5万头高黎贡山猪,4.5万亩花椒种植,1.6万亩楤木种植,460多亩食用菌种植;完成“农危改”95套,2016年保留的7个安置点全部建成入住,完成易地扶贫搬迁405户1618人,宣传动员6130户21092人“进城入镇”安置;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1236.65公里、硬化率为50.9%,人畜饮水安全工程覆盖率达90%,农田水利化程度达42%,生产生活用电已实现“村村通、户户通”;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99%以上,初中阶段辍学率降低1.78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47.37%,培训农村劳动力17252人次,输出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22286人次,安排了生态护林员岗位1474名,行政村村卫生室建有率达100%,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100%,建档立卡户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落实扶贫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机制,整合投入专项、行业、社会扶贫资金4.31亿元,贫困退出人口8627人。

(二)迎难而上、应对有力,保持了经济平稳发展态势

农村经济增效加速。农业总产值完成12.18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达51.096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32万吨。峡谷特色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大力实施“八林经济”建设,新增核桃、漆树等特色经济林果17.67万亩,新增草果、重楼、云黄连、云木香等中药材2.49万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落实,种植面积进一步调优,粮经饲比例为72:23:5。畜牧业和渔业健康稳步发展,高黎贡山猪、生态土鸡、黑山羊等特色畜禽养殖加快推进,全市大小牲畜存栏25.2万头(只),同比增长1.03%,肉类总产量达1.61万吨,实现畜牧业收入28942万元。蔬菜产业建设开展良好,核心示范1万亩,实现总产值5600万元。强农惠农政策全面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450万元,补贴面积40.497万亩。

工业基础逐步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园区规划修编工作有序推进,云南怒江云计算中心项目前期顺利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加快建设,水电清洁能源发电量逐年增加,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陆续实施,农网改造工程稳步开展,大南茂、称杆变电站开工建设,电力输送调配能力、对外输送能力逐步加强,全市完成发电量19.7亿千瓦时,工业总产值完成27.5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5亿元。生物加工产业逐渐成长,民营经济不断壮大,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

第三产业发展迅速非公经济从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升,全市中小微企业达1669户,从业人员 3.3万人。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怒江傈僳风情小镇、登埂温泉小镇等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预计实现旅游人数 146.15万人,旅游收入达到18.73亿元。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6.97亿元,同比增长12%。30家企业55个项目得到国家、省贷款贴息和无偿补助3780万元。实施微型企业后续服务申领工作,发放服务券115万元。餐饮、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持续发展,金融、保险、信贷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

(三)倍受考验、逆势前行,打牢了跨越发展坚实基础

五网建设有力推进。积极配合做好怒江六库机场建设,开工建设保泸高速公路、怒江美丽公路,加快推进跃片红色旅游公路、上江半山经济环线、机场公路试验段,全市公路里程达2650公里,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通畅率达95.7%、硬化率达93%。怒江一级客运站有序推进,建成5个农村客运站55个农村客运招呼站,乡镇通班率100%,群众出行条件进一步改善。板瓦水库改扩建工程稳步实施,志本河水库、怒江干流大南茂至冷水沟段治理、水系连通、界河治理、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江堤建设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山区五小水利、乡镇“一水两污”等项目稳步推进。全市水利化普及率达32.5%,城市供水普及率达98%以上。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全市71个村委会、5个社区实现宽带“全覆盖”。

投资领域协调发展。紧紧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重点,坚持近期计划和长远规划相结合,按照建设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的要求,抓紧做好重大项目的建设、争取、策划工作,积极促成项目尽快实施。年初确定的15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动工建设101个,已完工项目68个。3批15个项目集中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59亿元,10个州长项目,10个市长项目稳步推进。安排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900万元,重点推进61个前期项目。交通、市政、能源、社会事业、农业农村、工业产业、房地产开发等各行业各领域项目全面推进,以项目稳投资、以项目促发展,有力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四)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加快了城乡建设发展步伐

城乡环境逐步提升。积极开展《泸水市城乡总体规划修改》《六库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泸水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等各类规划编制。大力实施城乡人居环境五年行动计划,狠抓城乡“四治三改一拆两增”工作,强势推进“两违”整治,依法拆除“两违”183宗10.41万平方米,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完成棚改征收1699户。市政交通网络、地下综合管廊、乡镇“一水两污”顺利推进,市容市貌有效整治,城市管理得到强化,城乡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生态文明加快建设。有序推进村庄“七改三清”,全面推动落实“河长制”,强力开展矿山环境专项整治,完成矿山升级改造22家。持续抓好“怒江花谷”生态建设,实施了400亩11000叶子花市级样板林,在各乡镇、村、组、校园、公路发放叶子花67000多株,在百花岭片区景点种植15亩叶子花,六库城市公共绿化率增加到15.3%,各乡镇建成区绿化面积达12.44平方千米。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荒山造林、天然林保护、陡坡地生态治理等工程稳步实施,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7.6万亩、营造林17.97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74.06%。

(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增强了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改革创新继续深化。全面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贯彻落实省、州稳增长各项措施,出台了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实施细则,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深入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行政审批、商事制度等“放管服”改革,稳步推进机构改革,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农村、教育、旅游、供销、金融、殡葬等综合改革有序推进。

对外开放力度加大。口岸基础设施及功能不断完善,岗房、湾草坪边民互市点加快推进,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与缅甸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落实替代发展管理制度,做好境外罂粟替代种植项目的管理。支持怒江宏盛锦盟矿业公司扩大境外硅矿开发,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模式发展对外贸易,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950万美元。招商引资势头强劲,对外推介项目28个,完成签约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18亿元、增长6%。

(六)强化保障、民生优先,实现了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保障体系不断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农合参合率达9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7177人。努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100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286人。新建城镇保障性安居房599套。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6.4%。深入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全年争取到社会事业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6 2239万元。完成“薄改”工程1.68万平方米,教育教学条件不断改善。市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71个行政村全部配备卫生室,市医院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完成了15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就医条件明显改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成功举办首届怒江大峡谷老窝火腿文化旅游节、2017年中国怒江皮划艇野水国际公开赛、2017年“中华一家亲”海峡两岸欢度怒江傈僳“阔时”等活动。

各位代表,201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但工业总产值完成27.5亿元,同比下降2.8%,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950万美元,同比下降46.7%,两项主要经济指标未能完成年初人民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主要原因:一是市域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规模小,结构单一,难以形成支撑作用,起到支撑作用的工业硅产业规上工业企业受电价、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企业生产积极性降低,工业产值持续增长动力不足,工业总产值完成27.5亿元,未能完成任务12个百分点。二是由于受国际市场对工业硅产品的需求疲软,加之国内环保整治关停一些硅矿企业,国内工业硅价格上涨,导致国内价格高于国际市场,我市外贸出口骨干企业宏盛锦盟硅业有限公司工业硅产品出口锐减,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950万美元,差全年目标任务790万美元,未能完成任务47个百分点。

二、2018年发展形势分析                           

2018年是泸水发展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们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一是从国内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经济工作重点将集中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来,2018年国家将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引导和稳定预期,加强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从全省看,我省加快推动“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八大”重点产业,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园区经济“三大”战役,着力推进特色小镇、不断提升开放水平,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2018年全省经济持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多项国家战略交汇、多项政策叠加的战略机遇没有改变。三是从州、市看,怒江州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关注,国家和省级层面直接针对怒江发展顶层设计了《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大边民支持力度促进守边固边的指导意见》《关于支持四川凉山云南怒江甘肃临夏加快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若干意见》《怒江州脱贫攻坚总体方案》《怒江州脱贫攻坚旅游建设发展规划》等方案意见,为泸水的脱贫攻坚全面小康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五网”基础设施建设和八大重点产业建设,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战略,积极推进怒江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滇西北大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圈、六库—林芝—拉萨经济带建设,为泸水基础建设、产业发展、对外开放指明了新方向,为泸水跨越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泸水市总体上仍然处在一个破解基础瓶颈,加快产业培育,决战脱贫攻坚阶段,一些制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存在。一是经济新常态与保持较快发展难度较大。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宏观经济进入到以高速到中高速区间运行、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突出、增长动力结构转换、要素成本优势下降等为特征的经济新常态,对我市在新时期实现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带来了一定困难。二是脱贫攻坚的任务十分艰巨。大多数群众生活水平低,普遍收入来源少,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贫困面广,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7万人,贫困发生率35.3 %,虽然贫困人口在逐年下降,但致贫因素较多且复杂,返贫压力大,持续稳定解决贫困问题难度极大。三是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全市境内多数公路等级低,城镇化水平低,乡镇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后,农田水利、地质灾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十分薄弱,瓶颈制约极其突出。

三、2018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2018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泸水深度贫困脱贫攻坚战的机遇之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精神引领,以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方针政策路线为根本遵循,以省、州、市党委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紧盯全面脱贫摘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大目标任务,坚持增投资、打基础、调结构、壮产业、促增收、惠民生、稳和谐,全力以赴抓好泸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奋力拼搏推进“怒江2020”泸水新征程。

在综合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资源环境条件支撑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4%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贫困人口脱贫1.4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700人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5%以内;单位GDP能耗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任务以内。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10 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加快易地搬迁为重点,因地制宜、精准扶贫,迈开深度脱贫攻坚新步伐

全面开展易地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怒江花谷、美丽公路、怒江新城、边境民族风情小镇建设相结合,瞄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对集中居住30户以下、贫困发生率在30%以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尚未达到脱贫出列条件的自然村组、地质灾害隐患区、边民回流人员实施整村整组搬迁,务必做到应搬尽搬。以就业和增收为核心,以州府六库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片马镇抵边集中安置为辅,千方百计宣传动员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的群众进城抵边安置。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易地扶贫搬迁的相关政策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按照全市易地扶贫搬迁城镇化集中安置方案进度时间表、线路图,挂图作战,严格按时间节点完成建设任务,确保到2018年12月底前,搬迁完成809户3234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同步搬迁人口全部搬迁入住。

多措并举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攻坚战。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强化方案先行,加快制定好2018年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项目建设方案、贫困退出方案、脱贫攻坚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大唐集团、珠海市香洲区对口帮扶助实施方案,助推泸水脱贫攻坚。 按照“六个精准”、“六个一批”要求,狠抓“五大工程”,加快增收步伐,确保稳步脱贫。强化“挂包帮”、“实战队”责任,确保生力军作用有效发挥。积极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和调动贫困户内生动力。加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确保项目高效资金安全,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州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易地扶贫搬迁、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网络扶贫、干部群众能力提升、人才支持培养、劳动力转移、基层设施建设等方面下足功夫,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攻坚这场硬战。

(二)以加速五网工程为重点,抢抓机遇、超前谋划,确保投资增长取得新成效

全力以赴抓好项目争取。紧紧围绕“十三五”规划和“五网工程”规划,结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导向和扶贫重点,谋划并启动一批PPP和EPC项目,启动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开工一批重点项目。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扎实做好项目编制、储备和申报工作,努力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纳入国家和省、州计划。努力破解融资难问题,加快推动银政、银企合作,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多渠道、多层次、多方式筹措落实项目前期工作经费,确保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让更多重点项目、重大项目落地泸水,力争开展前期工作项目76个,续建项目14个,新开工项目58个。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实行市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确保全州“六个一百”、“州、市长项目”和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全力推进保泸高速、怒江六库机场、怒江美丽公路泸水段、上江半山经济环线公路等重点公路航空项目,加快推进板瓦水库、志奔河水库、水系连通、界河治理、瓦姑水库输水干管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乡(镇)供水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泸腾二级公路、六兰二级公路、怒江渡口大桥、小沙坝至大南茂航道、大南茂至冷水沟段防洪堤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实施好农网改造项目,加快110千伏大南茂变电站、称杆变电站改扩建建设。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好光网建设,扩大4G网络的覆盖范围,不断提升通信行业基础设施网络能力。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58亿元。

(三)以发展五大产业为重点,注重生态、突出特色、培育市域经济增长新支撑

着力推进重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坚持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农旅+”项目,抓好维拉坝特色旅游小镇、怒江傈僳风情小镇建设,争创登埂温泉小镇、悬崖小镇为全省一流特色小镇,推进百花岭、金满等旅游特色村建设,加快推进怒江大河运动公园、大南茂旅游综合服务区、怒江国家公园景前区、大南茂旅游创客园区、片马边境红色生态旅游区建设,启动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前期工作,依托本地傈僳族风情特色,强化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转化与利用,构建“中心城市+特色旅游小镇+民族特色旅游村”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大格局。力争年内接待国内外游客157.8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6亿元。大力培育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以打造中药材品牌、构建基地为目标,重点推进优质原料产业,积极发展云黄连、云木香、重楼等优质中草药种植加工,重点抓好生物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生态食品及消费品制造业,加快推进大兴地铁核桃加工片区、称杆活畜交易片区、古登和洛本卓中药材种植加工片区建设,积极发展本地茶、酒、油、核桃、咖啡、草果、老窝火腿、食用菌等特色食品及特色林产品、旅游商品加工。

强力助推招商引资工作。坚持产业强市战略,围绕我市"十三五"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高举“生态”和“产业”两面大旗,重点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对接中国百强企业以及全省战略性龙头企业,重点引进产业链、价值链上档次的高端项目,提高产业关联度,促进产业集群加速形成。不断创新招商方式,在积极参加各种大型推介会展的同时,巧借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构建QQ、微信、APP等立体式招商信息平台,实现网络化、高效化招商。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13.2亿元以上。

(四)以提升人居环境为重点,统筹协调、提升品位,促进城乡建设迈上新台阶

持续推动城乡人居环境提升。按照我市“一计划三方案” 措施,以推进最美公路沿线、城镇规划区内和大南茂片区的“两违”拆除为重点,全面压实乡镇“两违”整治的主体责任,全力推进乡镇“拆违”工作。重点整治非法交易土地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工程,狠抓村庄“七改三清”工作,全面推进乡镇“一水两污”工程,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特色民居建设、易地搬迁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省级重点村、美丽乡村示范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推进怒江新城和片马新城为重点,努力推进我市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

逐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推进六库镇片区、傈都半岛二期的拆除及回迁安置建设迁安置点建设,积极做好商品房价格的调控,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强力推进棚改工作。继续推进泸水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新区6号、8号、9号、11号路建设,加快怒江大道延长线的项目前期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六库城区10个专业市场整治。加快推进“四城”同创,实施“四化”工程,重点抓好“四治三改一拆两增”整治工作。抓好赖茂河以北片区、大南茂片区、丙腮坝片区开发,加快推进傈都半岛、山水新城二期、怒江明珠三期、世纪佳苑等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进一步强化城市环境卫生、绿化美化、市政基础设施管护,积极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

(五)以推进民生事业为重点,注重民生、增加福祉, 保障幸福指数又有新提升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面实施十四年免费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办学条件改善,重点抓好新城区小学、市幼儿园建设,重点实施“全面改薄”、“义务教育标准化”、“学前教育”工程建设,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加快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推进中职教育“三个一批全覆盖”工程,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互联网+教育”行动计划,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协调服务好州中医院、州中心血站、州疾控中心、州残联等项目,实施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市医院二期、市疾控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医疗卫生三项工作,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严格执行计生国策,认真做好妇女儿童、残疾人工作。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积极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做好非物质文化和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

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全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政策措施,重点关注易地搬迁进城安置人员、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被征地拆迁户、失地农民、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新增就业再就业1700人。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养老和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城乡居民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率达99.2%和95%以上,建档立卡人口参保率达100%。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进一步维护和谐的劳动关系。不断健全社会救灾救助体系机制,抓好福利机构的管理,全面推行城镇低保听证制度。加快推进殡葬改革工作,认真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积极推进泸水老年养护院综合楼、社会福利中心儿童部等项目建设。

(六)以建设生态文明为重点,重视保护、强化治理,实现持续发展再上新水平

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继续抓好天然林保护、荒山造林、陡坡地生态治理、封山育林等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1.5万亩。重点抓好怒江沿岸、城乡周边、公路沿线、水源涵养区的生态建设。加快“怒江花谷”生态建设,继续巩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落实好怒江两岸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木本植物“标本库”,加强湿地、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管护。加大矿山、地质、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加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重点水源地保护。建立和完善主要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防范与应急管理工作机制。积极配合完成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建设,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规划,培育生态文明理念,构建民族生态文化体系,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持续实施泸水生态文明村创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强化从严监管和节能减排。全面落实河长制,继续强力推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违法违规行为和环保督察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节能降耗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体系,落实单位GDP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管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严格控制各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积极推进林区治安防控体系和“平安林区”创建工作,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有害生物及外来物种防控,严厉打击各种涉林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推行资源集约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产品。加强土地利用的空间管理和指标控制,优化新增建设用地管理。全面禁止新的高污染项目,强化节能降耗措施,推进全民节能行动。继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力争单位GDP能耗控制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以内。

(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重点,创新发展、增强动力,激活跨越发展驱动新引擎

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盘活国有资产,做强做实城投、城乡投、交投等国有公司,完善投融资管理机制。依托政策性银行,通过PPP、企业债、项目收益债等方式,全方位加大融资力度,切实增强财政资金撬动功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完善PPP项目库,巩固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成果。加快建立项目投资负面清单,最大限度缩短审批时间,提高行政效率。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发挥泸水区位优势,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缅方的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协商建立口岸对等开放机制,深化对缅经贸、教育卫生、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森林管控、江河治理等事务合作,拓展区域合作空间,推动进出口贸易发展。以建设片马新城为契机,加快片马口岸基础设施建设,认真做好“一关两检”服务和通关便利化工作,提高口岸综合服务功能,搞活口岸经济,不断提升口岸管理服务水平。紧紧抓住外贸形势回稳有利时机,积极引导口岸外贸企业转型升级,转变对外贸易方式。不断加大企业“走出去”的推动力度,推进国际合作。力争完成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070万美元以上。

(八)以提升传统产业为重点,调优结构、加快转型,开辟经济提质增效新路子

优化农业布局结构。抓好峡谷特色生态农业建设,在确保粮食生产总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上,谋划和引导群众种植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特色畜禽、特色经作、木本油料、高山杂粮等产业,努力建设一批优质高效的生产基地。统筹整合涉农资金,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巩固农业发展基础,加大农田水利和农村道路设施建设。建设生态绿色农业,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检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管控工作力度。发展壮大经营主体,发展一批种养大户、样板户、示范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着力引进、培育、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扩大农产品市场销路。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我市工业硅矿产业,依托中小水电清洁能源优势进一步延伸硅产业链,推动水电硅材加工一体化产业发展。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坚持硅电联动工业用电政策,继续帮助昆钢水泥等企业就地消纳产能,鼓励和引导项目建设单位优先使用本土建材。充分发挥工业园区聚集效应,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园区开发建设,引导企业通过参股入股、民间资金入注等形式为园区建设注入资金活力,重点抓好中电电气云计算项目的建设。力争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亿元以上。

逐步壮大第三产业。加快发展壮大非公经济,做好限额以上企业的培育工作,树立“互联网+”思维,进一步开展好电子商务兴边富农工作,大力开拓农村电子商务市场。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形成以六库为中心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建设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信息服务等各具特色商业街区,构建多点支撑消费格局。积极推进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统筹规划专业市场及农贸市场,增强农村市场流通能力。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力争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9.01亿元以上。

(九)以围绕开源节流为重点,强化征管、严控支出,构筑加快发展运行新保障  

加大财源培植,强化财税征管。坚持依法治税,挖掘潜力税源,强化税收征管,确保应征尽征、应收尽收,不断壮大地方财力。大力开展社会综合治税,加强非税收入征管,提高非税收入收缴效率积极盘活国有资产和财政存量资金,夯实财政征收基础。深入推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推进一体化财政管理信息建设。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监管。积极挖掘新增税源促增收,在努力提高收入质量方面下大功夫。力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68亿元。 

优化支出结构,提升金融支撑。继续严控 “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努力降低行政成本。科学编制预算,严格预算执行,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倾斜支持,不断加大对“三农”、社会民生和重点项目领域的财政投入。深入推进财税管理各项改革,严格实行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不断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银政、银企合作,建立信贷投放激励机制,保持信贷融资总量持续增长。充分把握金融扶贫政策机遇,切实解决贫困农户发展产业融资难问题。

(十)以强化社会治理为重点,落实责任、促进和谐、开创团结稳定发展新局面

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增进民族团结进步。全面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做好消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人民防空工作,巩固双拥共建成果。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专项行动。抓好边境地区社会治安重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偷越国边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社会风险防范,认真做好重大项目建设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加大消费维权力度,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强化市场监管,确保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着力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特殊困难和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环境。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增强突发应对能力。深入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突出抓好建筑、交通、消防、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严防发生暴恐案事件,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涉及宗教因素的突发性事件。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增强公共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重点抓好地质灾害、森林防火、防洪度汛、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疫病防治等重点领域的应急预案完善和修编工作,抓好应急队伍建设及物资储备,不断提高应急管理工作能力。

各位代表,全面落实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适应新常态,谋求新突破,为圆满完成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泸水市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泸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服务电话:0886-12345 滇ICP备2021000287号-1 政府网站标识码:5333210054

滇公网安备:53332102000130号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