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日期:2021-01-25 18:39:34  浏览:0  来源:摆时之乡·中国泸水 作者:胡陈兰 余波华 白佳灵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我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会儿就宣誓了,怎么能半途或者中途撂挑子不干了呢?要先把自己的事业做好。”泸水市鲁掌镇登埂村第一书记罗媛珍,是全镇六个驻村第一书记中最年轻的。2017年驻村以来,她用苦干实干亲自干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一线谱写出绚烂的青春华章。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的办公室就在登埂村委会三楼,这是一间多人共同办公的地方,在她的办公桌抽屉里,厚厚的几本笔记本成为她驻村工作的见证,其中既有她为驻村工作所作的“充电”笔记,也有驻村之后的民情日记。“笨鸟先飞,见到报纸上好的文章就记,看到文件中好的思想就摘,听到讲话中好的观点就抄。”为了更好地理解扶贫政策,罗媛珍下足了功夫。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一个小姑娘来当我们的第一书记,年纪又轻,我们登埂村脱贫攻坚任务会不会完成?”脱贫任务重,攻坚压力大,2017年罗媛珍刚驻村时只有28岁,登埂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周二益心里一直在犯嘀咕。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登埂村是典型的纯农业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资源短缺。上任伊始,罗媛珍就挨家挨户走访,深入了解全村10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800多户群众的基本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建议。“下雨的时候她也要进村,群众白天干活不在家,晚上我们进村时,她也跟着去。天天跟着我们爬山、进村、入户,她一个女孩子,没有一点女孩子的娇气,特别能吃苦。”登埂村村委会主任胡建华用“相当可以”评价罗媛珍。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在罗媛珍的民情日记本上,详细记录着全村各组各家各户的人口、耕地、收入以及合理诉求等,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拿出这些资料信息再次查看,看看还有哪家的诉求没有解决,然后有针对性的帮助解决。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登埂村马掌河三组的普罗妹家2013年纳入建档立卡户,2015年脱贫出列。2019年10月的一天,罗媛珍和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在进村走访中了解到,普罗妹做了心脏瓣膜手术,自费两万多元,原本已经脱贫的家庭一下子面临困境。村里立即安排她家农村低保,又为她争取了3000元临时救助。“脱贫不脱监管不脱责任,我们会随时回头看、走访排查,发现突发性的困难或问题,会及时采取相应的帮扶措施。目前全村大病家庭8户,都在我们的监测当中。”对全村每户人家的情况,罗媛珍心中有数。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在深入走访、组织召开村“三委”班子、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深入了解村情,倾听群众发展意愿、群众对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期盼的基础上,罗媛珍倡导提出了“强组织,建产业,求外援”的工作思路,与村“三委”和驻村工队共同探索一条符合登埂村村情的扶贫工作新路子。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登埂村历来以种植玉米为主,2017年之前,群众年平均收入不足3500元。为了培育适合登埂村的主导产业,通过前期调研,罗媛珍将目光放在了看起来毫不起眼的韭菜上。她挨家挨户动员种植,可村民们不相信韭菜能让自己的腰包鼓起来。登埂村马掌河三组的胡生付是村民小组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家在2017年种植了一亩韭菜,没成想一年下来毛收入近1万元。这个收益一下子激发了村民们的种植积极性,如今,全村170多户除了外出打工、易地搬迁的以外,家家户户都种植韭菜,2017年到2020年,仅韭菜一项,村民们的毛收入就达100余万元。“不要小看韭菜,生长周期非常快,夏天一个月可以割三茬,每市斤1.5到2元;冬天相对慢一点,但是价格又高,每市斤6.5元、7元不等,春节前后价格还会更高一点。”罗媛珍如数家珍韭菜的收益。2020年,胡生付家种了3亩韭菜,毛收入3万余元。登埂村的韭菜也承包了六库所有的烧烤摊,甚至远销到福贡、贡山县。“当初就想着解决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让群众的收入在原来基础上提升一点,却没想到会有这么高的收益,并且还能卖那么远,确实是意外之喜。”说起小小的韭菜给村民们带来的收益,罗媛珍十分欣慰。“小罗来了以后,发动村民又种韭菜又种甘蔗,还种草莓,这些我们都没想到过,她的点子很多。”从最初的担忧到如今的亲眼所见,登埂村监督委员会主任周二益从心底里服了“村官小罗”。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驻村工作中,立足国家精准扶贫需求,结合道路交通建设、安全饮水、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富民产业七大任务,罗媛珍与村“三委”把各项任务分解到村,明确到户,落实到人。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登埂村涉及易地扶贫搬迁的有105户,是鲁掌镇中最多的。要让村民们远离生活了几十年的故土,宣传动员工作并不容易。登埂一组坐落在一块坡地上,居住着从古登乡自发移民搬迁下来的十多户人家,多年来不通水电路,被纳入易地搬迁。从怒江边一直往上走,一路都是羊肠小道,坡度都在25度以上。宣传动员中,有的村民尤其是老人们无论如何都不同意搬迁。罗媛珍和驻村工作队员、村干部一起,一趟又一趟徒步进村。“当时进村要给村民们带点米和食用油,可是根本带不动,路太陡、太窄,又难走。”罗媛珍说,每次进村都要爬山3个小时才能到达,最多的一家,反复去了五次才同意搬迁。搬迁到大龙塘安置点,并在扶贫车间上班的小碧生当时还帮着做村民们的思想工作,每隔一段时间,罗媛珍都要去回访。“搬下来的村民们现在在安置点里都生活得很好,大部分都安排了公益岗位,还有的在附近打工。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做保安,一个月工资2500元,生态护林员每个月工资800元;我媳妇也在附近做零工,一个月最低也会有1800元左右,比在老家收入高多了。感觉特别幸福,相信我们的生活会过得越来越好。”跟罗媛珍说起现在的生活,小碧生总是乐呵呵的。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那段时间我头发都是毛毛的、翘了起来,那会儿可以说是一天见两次星星,早上出门见一次,晚上回村见一次 ,最晚的一次是凌晨三点才回到村里休息。”回忆起当初动员易地扶贫搬迁时的工作状态,罗媛珍笑着描述当时的自己。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张继颖是登埂村驻村工作队队长,2019年3月进村,近两年间,与罗媛珍一起同吃同住,共同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她很有毅力,你看着她风风火火、精神特别好的样子,其实她身体真的不是很好,心脏有问题,还有肾结石,身体的小毛病还是挺多的,但是不管身体有什么问题,她都是全力地克服,绝对地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张继颖说,大伙几乎没有周末,24小时待岗,特别困的时候,罗媛珍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会儿,看着特别心疼,大伙就会把外套脱下给她盖上。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jpg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的罗媛珍去年登埂村脱贫攻坚考核通过之后才请了几天假去大理看病,可她没跟母亲说生病的事情,而是在出院后回大理老家陪了母亲三天,这是她2020年当中第二次回家,而第一次回家也只是在中秋节,同样只陪了母亲三天就赶了回来。罗媛珍的父亲于2016年因病离世,家中只有62岁的母亲一人生活,老人家不愿增加闺女的负担,趁着身体好的时候在老家种地养鸡。闺女在怒江工作,老人家就特别关注怒江的新闻,还下载了“学习强国”APP,偶尔看到怒江的新闻都要和女儿聊聊,而自己的事情却从来不对闺女说。“妈妈生病了或者家里有什么事情,我都是过了好长时间才知道,而且是从其他的途径知道,妈妈不愿让我分心,我感觉很对不起她。”说起妈妈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在同事面前刚毅的罗媛珍哽咽不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会儿我就宣誓了,要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怎么能半途或者中途撂挑子不干了呢? 要先把自己的事业做好。老人的支持,也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地全身心投入工作。”罗媛珍特别感谢妈妈的理解和支持。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挂联单位的帮扶下,2017年到2020年,通过农危改、美丽宜居、易地扶贫搬迁,登埂村全村群众住上安全稳固住房,建档立卡户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在学校就读,17个村民小组全部喝上安全干净的水,“合作社+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机制使村民们五年来获得现金分红近21万元。202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5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709元,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得以解决,登埂村稳步实现脱贫出列。

罗媛珍:青春有我 不负韶华

“2021年最大的心愿,就是看到我们村的群众过上小康生活之后,能更快的奔向乡村振兴的好日子,这是我最大最紧迫的一个心愿。”青春有我,不负韶华,对登埂村的未来,把美好的青春挥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罗媛珍满怀期待和信心。

(编辑:张蓓)